品质为上、精益求精、诚信经营、阳光同行

建棚我们有专业的施工队伍,种植我们有技术培训班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

15263610567
联系我们

寿光市众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手机:15263610567
EMAIL:1025373309@qq.com
地址:山东省寿光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3楼

抗疫专栏

秦皇岛新冠患者“复阳”解读:有人不产生抗体,病毒或慢性携带

2020-03-11   点击次数:52473次

“复阳”有无可能是患者出院后被二次感染?

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《财经》采访时说,康复者马上再感染,有违病毒学和免疫学基本原理。人体对抗病毒靠免疫反应,免疫反应产生后再遇到病毒会被激发,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退。至少6个月、一年内不会再受感染。

“从SARS的经验来看,绝大数人都能产生抗体,可以持续一段时间,但不排除有的人出院时还没产生抗体,出院之后病情反复。”郭威向澎湃新闻分析。

个人年龄、饮食习惯、睡眠、身体状况等会影响免疫力,进而影响抗体的产生。医生往往会建议病人吃鸡蛋、喝牛奶,补充维生素、高质量蛋白质,提高免疫力。

但李艳发现,有的病人临床恢复得很好,5次核酸都是阳性,就是不产生抗体。

她的一位同事,50多岁,和妻子都感染一个月了,核酸检测为阳性,没有临床症状,肺部只有很少阴影,一直没有测出抗体。两人每天吃10粒维生素、补充高蛋白营养,年纪轻一些的妻子终于出现抗体了,但同事自己还没有。

“这个病毒有点诡异,有人不产生抗体,但会发病;也有人不产生抗体,但无任何临床症状。”李艳说,病人如果其他指标都符合出院标准,但是不产生抗体,现在也不会让他出院。

张笑春同事的经历更波折。这位同事30多岁,2月前感染了新冠病毒,住院一周左右,肺部炎症吸收干净,两次核酸检测阴性,无临床症状,出院了。

出院20天后,核酸复查为阳性,被送到隔离点隔离,期间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,几天后复查,转为了阴性。等到14天隔离期快满时,复查又变成了阳性,“搞得大家很郁闷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只能让他在隔离点住着,直到核酸连续为阴性,或者检测到抗体。”

张笑春说,不产生抗体或者产生抗体比较晚的患者,出院后,一旦免疫力下降,无法抵御病毒,就容易出现病情反复,体内病毒量增加,这时候,再做核酸复查,很可能会复阳。

张笑春强调,病情反复不能算作“复发”,但“同一种病毒反复,也可能有传染性”。

为避免患者病情反复传染人,第六版和第七版诊疗方案中,均提出出院患者隔离,并进行健康监测。

3月3日,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的两位研究员在《科学评论》上发表论文,称新冠病毒已产生了149个突变点,并演化出两个亚型,两个亚型表现出很大的差异。同一时间,《印度教徒报》报道,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表示新冠病毒正在发生变异。巴西研究人员也发现,国内2例确诊病例,一例与德国发现的病毒、一例与英国发现的病毒相似。

目前国内关于新冠病毒是否发生变异,尚无定论。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、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专家刘又宁在央视节目中说,“从临床上来看,看不出病毒已经有变异了。”

郭威担心,现在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有两种型别,患者出院后,若体内抗体无法抵抗另一变异病毒的侵袭,可能会再次感染。

此外,新冠病毒是否将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,也引人关注。

2月19日,王辰院士接受《新闻1+1》采访时提到,SARS病毒的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,不易存活和持续传播,因为它要是把宿主杀死了,它自己也不在了。新冠病毒有可能会转成慢性,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,“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,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。”

张笑春持相同观点:新冠病毒可能会发展成慢性携带,像流感一样,和人类长期共存。这样病毒的传染性会越来越强,致病能力越来越差,患者症状轻或者没什么症状。

但郭威认为,新冠病毒被慢性携带的可能性不高,不过可能会有少量病毒附着在患者的鼻咽、口咽黏膜上,一般不发病,也不侵犯呼吸道黏膜。

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,不必过于恐慌新冠病毒慢性携带的可能性,以乙肝为例,全国1.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,约90%的携带者不发病。

彭志勇觉得,病毒毒性越低,发展成慢性病的几率越高,“新冠病毒会不会变成慢性携带,现在(判断)还为时过早,有待观察。”

聚焦“复阳”传染性

“复阳”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,也是舆论聚焦的问题。

2月25日,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,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提到,从技术上,很难区分复阳患者体内是活病毒还是死病毒。不过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全是阴性。这说明,复阳患者暂未出现传染现象。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。 南都记者 梁炜培  图

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。 南都记者 梁炜培  图


针对患者复阳的情况,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及其团队,对4名医护感染者进行研究,发现他们出院5到13天后核酸检测变为阳性;之后的4到5天内,做了3次核酸检测,都是阳性;换其他制造商的试剂盒再测一次,还是全部阳性。隔离期间,4人没有症状,肺部影像跟出院时一样,没和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。其中3人出院后居家隔离,家属没被感染。由此,他认为,“一定比例的痊愈患者或许仍是病毒携带者。”这一研究成果2月27日在医学期刊《美国医学协会杂志》上发表。

徐海波告诉澎湃新闻,复阳现象的病理机制尚不清,复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还需研究论证,首先需要排除检测不到位,或不同质的检测,造成的“假阴性”情况。

彭志勇遇到过的复阳患者,大多没什么临床症状,“其传染性还需要再观察,可能一段时间后才能有比较充分的结论。包括病人复阳之后会怎么样,也需要时间验证。”

郭威提示,患者出院后应做好防护,戴口罩,注意卫生习惯,家人也做好防护,以降低传染的可能性。他认为,复阳患者体内可能残留病毒,但量不多,传染力也低一些,出院后到指定地点医学隔离14天,会进一步降低传染性。

目前,第七版诊疗方案中,建议患者出院后第二周、第四周复诊。郭威建议,患者出院后的复查实行分层,恢复得好的年轻人,按标准执行;用过激素、危重、老年患者等可以出院后周就去复诊,以更早识别复阳或病情反复的患者。

以上内容来自澎湃新闻